科幻作品入坑指北

0

这是一篇年底就开始写但是因为论文一直没写完的东西. 最近论文写完了, 焦虑交给了老板, 把上次没写完的续上.

上次有个朋友问我说送人礼物想送一本科幻选什么好, 我逼逼叨叨半天也没说出个啥来. 最后给人推荐的《黑暗的左手》, 一部我很喜欢的女权主义作品. 朋友最后的反馈是”包装很好看” (?)

但是我仔细想了下, 入门科幻还是有点讲头的. 主要的原因是国内以大刘为代表的科幻作家还停留在黄金时代. 写的科幻很硬, 没什么人文关怀. 这一点你从《流浪地球》可以看出一二. 每一个人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生存, 个体的重要性被缩小到了一个极端, 以至于你开始怀疑这样的生存到底有什么意义. 简单的来说, 缺少了美感.

所以如果从中文科幻入坑很可能被大刘同化. 我记得我退知乎之前他们管这个叫”工业党”.

所以决定给没有入过科幻的朋友们, 或者是被《流浪地球》拉进科幻的大坑的朋友们写点东西.

我要推荐的都是我认为“好”的作品. “好”有很多维度. 看完让你惊呼”喔”, 让你觉得脑洞大开的是好. 看完让你陷入哲学思辨也是好. 甚至在快节奏奶头乐的当代社会能让你五分钟在地铁上看完的就是好.

我更喜欢的是那种让人思考的作品. 这类作品往往会虚构一个社会图景, 在这个图景下描述一类问题, 通过主角的选择来引导读者关注一类问题. 《黑暗的左手》虚构了一个无性别社会来倡导女权, 看完以后我会开始重新思考我们的社会的性别差异到底体现在那里, 是否有不平等以及不平等有多大. 《发条女孩》虚构了一个因为生物技术不受控制地球环境濒临崩溃的社会. 你会去思考我们要如何控制, 管理这些科技. 《侵蚀》则通过一个”生物增强人”的第一视角来探索人的边界是什么.

…..

这类例子有很多.

和长篇小说相比我也更喜欢短篇和影视作品. 我们活在一个很快的环境下, 要和长篇小说抗衡的是微信, Tiktok, 微博, 游戏, 网文, 歪嘴战神. 科技企业在用各种各样的办法通过手机榨干我们的注意力的时候, 长篇小说显得非常单薄. 你很容易读了五分钟, 或者读了两天, 被其他东西吸引了过去, 然后一本书看了十页搁置了. 毕竟996打工人的时间确实不多. 所以我要推荐的前两部作品都是短篇小说合集.

这类作品的优势很明显. 当你在地铁, 或者短途旅行的时候很适合翻出来. 读完一两部作品, 你也到站了. 前后不需要太多关联. 同样是反战, 我可以读一整本《千年战争》, 但是《恶棍号的故事》则用二十分钟的读书时间说完了同样的思想. 《恶棍号的故事》甚至是一个战争喜剧, 结尾颇为诙谐. 我当然会选后者.

和很多人的观点相反. 太空, 飞船, 激光炮不属于我认为”好”的一类作品. 如果你去读《科幻之书》中杰夫·范德米尔写的引言你就知道. 这类作品是典型的黄金时代的作品. 但是这类作品, 在我看来对于当下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诸如《星球大战》,《星际迷航》这类作品也都是黄金时代的遗风, 所以看多了你会觉得索然无味. 这就像你第一次看火箭发射和第十次看火箭发射. “哦太壮观了”, 到, “就着?”.

人尽皆知的作品我就不推荐了, 说了等于没说.

我也不能免俗套, 比较喜欢看获奖作品. 科幻届的很多大奖我比较看重两个: 星云奖和雨果奖. 星云奖是由委员会提名后内部讨论选出来的, 雨果奖则是所有会员一人一票选出来的. 你可以认为一个是奥斯卡一个是最佳票房. 如果两个都得那就是非常好看的作品了, 一般就叫双奖作品. 个别人上人作家甚至得了两次双奖, 问题是从1965年至今一共23部双奖作品. 我也会推荐其中的不少作品.

话不多说, 开始吧, 以推荐力度从高到低排序. 不是恰饭文所以不放购买链接. (有没有人进来打钱)

《科幻之书》 - 杰夫·范德米尔/安·范德米尔

这本书收集了从科幻这个概念诞生到现在一百多年间的一百部中短篇小说. 几乎你听说过的所有大家, 从亚瑟·克拉克到刘慈欣, 全都包括在里面. 编者杰夫·范德米尔本身也是科幻作家, 安则是科幻编辑. 杰夫·范德米尔如果你不熟, 电影《湮灭》你大约看过, 小说是他写的. 所以选篇的质量都非常有保证.

我推荐的原因的前三点:

  • 极其广泛的收纳内容确保了你一定可以从里面找到你喜欢的.
  • 极大的时间跨度你可以看出科幻界的思潮变化.
  • 中短篇的形式又保证了你可以随时上手, 随时放下, 不耽误日常生活.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两位范德米尔在开头做的序. 他们以一个非常学术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科幻的诞生.

科幻的起源是什么?

到底什么是科幻? 科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科幻作品和现实世界如何互相影响?

这一百多年的思想变化是什么? 二战后的几十年如何催生了黄金时代, 新思潮, 女权主义科幻?

这样, 即使你没读过什么科幻, 多读两遍他们的序言, 下次出门和人吹牛皮都方便一点. 这是我推荐这本书的第四个原因, 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序值书的一半价钱.

这大概也是我唯一见过的一本中文版比英文版贵的书了. 原版我买了只要二十来刀, 结果打开一看哦吼, 双栏双页印刷, 和看论文一个感觉.

立马转手去jd买了一套中文版, 600+, 还好双十一打折. 这可能是我推荐的第五个原因, 即使你买回来不看, 这包装精致的程度放书架装逼也是极好的.

《大师的盛宴》 / 《未来的序曲》

这两本书也是短篇小说选集. 这两本其实不是一个主编编纂的, 只不过出版商强行拿来出了个套装. 如果你想买套装放书架撑门面也非常合适.

《大师的盛宴》是《安德的游戏》的作者主编的, 主要选材于20世纪. 选材按照时代分黄金时代 / 新思潮 / 媒体一代分三部分, 所以和《科幻之书》是有一点点重叠的. 从来没有读过科幻, 又不想斥600巨资入坑的可以弄一本看看, 我记得就50块, 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这本书好像后来再版了所以我放的图不太准, 认准奥森·斯科特·卡德主编就可以了.

《未来的序曲》的主编没什么来头, 全是21世纪的年轻作家的作品, 一人一篇代表着. 尽管如此, 里面的每一部短篇我都看过, 觉得还不错所以也推荐了.

我手头没有这两本书, 不过凭记忆其中有几篇小说印象非常深可以拿来看:

  • 《神的九十亿个名字》, 亚瑟·克拉克作品.
  • 《侵蚀》. 全文很多很多呼应. 海风侵蚀悬崖, 环境崩溃侵蚀地球, 技术侵蚀人性. 剧情其实非常简单, 但是整页的主角的思想和他最后断臂求生的决策则非常引人深思.
  • 《情爱, 友爱, 博爱》, 从AI视角来看各种爱到底是什么.
  • 《恶棍号的故事》, 反战题材, 故事非常诙谐幽默. 既然AI的最高优先级是保护船员, 那只要和敌舰AI达成停战协议就可以了对不对?
  • 《第十二个小哈的教养》, 人已经快灭绝了, 没有机器大战, 单纯的不想生育了; 于是机器人被迫跑出来养小机器人(?)

我记得你仔细搜索这两本书的电子版在一个中文文库上是有的. 所以只对这几个故事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找找看.

《太空无垠》(The Expanse)

在银幕上, The Expanse是我这两年最推荐的剧. 我目前为止看到的最好看的太空歌剧.

剧是同名小说改编的, 最早在科幻电视台Syfy放, 后来收视不行被Amazon接盘, 有海外Amazon prime的朋友可以直接看. 老爷子从11年开始以一年一本的速度写书, 我查了下目前国内翻译完了只有前两本, 《利维坦觉醒》和《卡利班之战》. 所以我还是推荐看剧.

这里有一个要说, Syfy收视不好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试播集没拍好, 前三集看下去了你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所以我建议如果要入坑腾半个下午出来前五集一起看, 权当大电影. 之后就停不下来了 :)

我要推荐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世界观. 和60年代的科幻动不动就星辰大海相比, 这部太空歌剧明显收敛很多, 或者说”饭要一口一口吃”. 世界观并没有像《星际迷航》一样无所不能, 反而是被设定在我们可以在太阳系内自由殖民的未来. 飞行的速度是有限的, 重力是不能虚空产生只能靠加速度的, 水和空气是最珍贵的, 生活是艰苦的. 在这个设定下人类分成了三波政治势力:

  • 联合国(UN), 养尊处优仅仅是自己有一大池子水和取之不尽的空气.
  • 火星殖民(MCRN), 从地球宣布独立以后成为了一个军事化的国家, 致力于火星大气化的改造. 因为地球的各种封锁看对面很不爽.
  • 外行星联盟(OPA), 一个小行星带的松散联盟, 各个派系各怀鬼胎. 因为水/空气/食品/技术全部依赖进口, 被地球和火星按在地上摩擦也不敢出声.

这个时候外星病毒出现在外行星联盟!

  • 外星科技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 只有火星有隐形科技, 释放病毒的隐形飞船是谁的?
  • 要怎么控制病毒不灭绝人类?
  • 能不能武器化病毒让另外两方俯首称臣?

下面我就不剧透了! (正常的剧前二十分钟就说完世界观了这部剧愣是前三集两个小时就说了这么多事儿…试播集的拉胯程度你脑补一下)

另一个原因是令人发指的细节, 很多细节甚至是剧情无关的, 你可能压根注意不到. 但就是这类细节让人看着觉得很舒服, 更像是一部科幻应该有的制作水平.

举一些例子吧, 因为海平面上涨纽约筑了一道堤把自由女神像围起来了. 这是一个一秒钟不到的转场的小半个屏幕里拍出来的, 甚至没有给特写. 这个图我倒是截了好几分钟…因为过场太快了…

比如很多火星人一辈子没见过几次地平线, 更没见过海. 刚降落在纽约会晕.

比如月球最大的城市在静海(阿波罗降落的地方), 仅仅是因为这里容易降落.

比如没有重力的时候没法止血.(求医学生解释)

比如所有飞船都是塔型的, 因为可以用加速度模拟重力.

总之赶紧去看!

《黑暗的左手》- 厄休拉·勒古恩

厄休拉·勒古恩是个很厉害的大妈, 五次雨果奖, 六次星云奖的成就高不可攀. 因为 《道德经》是她翻译的, 所以她的书里面渗透了很多道家的思想.

“光明是黑暗的左手, 光明是黑暗的右手.” 这句话本身就已经很有”阴阳相生” 那味儿了.

这个小说的剧情并不复杂, 作者作为一个特使邀请冬星上的人加入联盟. 这个刚刚发现的冬星, 虽然有人类栖息, 但是却不像人类一样有性别. 他们只在交配前才会随机产生性别差异, 所以由谁来怀孕是随机的.

就基于这个设定勒古恩描述了这个星球上的几个真正意义上性别平等的社会图景. 而其中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就是国王”意外”怀孕了, 而摄政王并不欢迎主角及其代表的联盟. 小说通过主角一个”外来人”的视角详细描写了在性别平等的基础下诞生的政治, 文化, 宗教图景. 这是我认为这本书最精妙的地方.

然而这本书很不适合快节奏的读. 其中有很多生造的词汇. 而主角”外来人” 的视角也会导致很多剧情”看似”无法理解, 实际上读到最后才明白这是冬星文化的必然. 也因此这本书的排名低一点. 实际上论我个人的喜好程度这本书的排名很高.

勒古恩构建了另一个很庞大的世界观: 人类散落各处, 每个星球上的人类社会都有不同的发展图景. 《黑暗的左手》只是这个世界观下的一个作品. 另外还有《一无所有》同样是双奖作品, 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去看.

科幻春晚

微信公众号”不存在” 每年都会举办科幻春晚, 已经五年了. 每年都有一个主题, 向大众征稿. 因为主题往往和春节有关, 所以这些科幻看上去文化疏离感会少很多.

去年的主题”相见欢定律” 产生了一批非常棒的作品, 不赘述. 今年的主题”宇宙千春词”, 今年的作品马上也要来了, 今年的作者阵容甚至包括了非大陆的作家. 我还是蛮期待的.

以及其他

一些长篇小说我不太高兴大动干戈的写了. 一来是看的时间很久了, 很喜欢, 但是手头没有书看. 二来是像我开头写的长篇小说读起来很难, 很容易半途而废. 所以我就简单写一写我印象深的吧.

《末日之书》 - 康妮·威利斯

《末日之书》九十年代的双奖 中文翻译版似乎已经绝版了, 如果要买只能找二手书. 这是一部非常棒的软科幻, 涉及的题材主要是时空穿越和传染病(很应景哈). 大致剧情并不复杂, 考古学的教授送学生去中世纪科考黑死病, 结果传送出了问题. 学生没有送到既定的时间地点, 同时一场未知的传染病从时空机开始蔓延.

在历史线, 女主角要应对中世纪的宗教迫害, 错误的时间地点和当地的传染病. 在现在的时间线, 教授要应对扩散的传染病, 倒地不起的时空机操纵员和社会舆论的压力. (好巧不巧这部小说的设定时间在圣诞节, 最终伦敦被封城, 威利斯你就是预言家)

书中的很多对关系很值得玩味: 教授对学生的师生情, 学生对科研的爱, 在历史线目不识丁的牧师对神的敬畏.

不太推荐的原因是这本书涉及太多中世纪历史, 可能读起来有一点困难.

《安德的游戏》/《死亡代言人》 - 奥森·斯科特·卡德

这两部作品都得了双奖. 《安德的游戏》已经被改变成了电影, 但是改的很差, 每个剧情都写到了, 但是把主旨内核给丢了, 所以电影当爽片看看就好了.. 这两部小说加起来问了一个问题:

我们一直想象我们被高科技外星人入侵, 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变成了’高科技’的外星人, 我们要用什么姿态去面对低等文明?

第一部站在我们这边思考问题. 我们没搞清楚对面是什么情况, 又因为交流不通, 一不小心打起来了. 书里面其实有写, 虫群第一波是殖民队, 第二波是救援队. 知道了打不过地球以后就再也没有想过要来. 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不懈的把人灭绝了, 还在精神上觉得我们做了一件正义的事情. 第二部则对这个问题有更多的思考, 如何避免第一部的事情再次发生? 低等文明诉诸暴力的时候是真的兵戎相见还是仅仅是文化使然?

刘慈欣对此给出的答案是”黑暗森林”, 看见就毙了. 我不是说这个东西不好, 问题是你对任何作品都这样无脑毙了就很不合适. 我退出知乎的一个原因就是有次看到大家争论这部电影, 对这个话题我想看看大家有什么看法. 结果点进去一看”大刘已经说了, 毙了, 灭虫群一点问题都没有, 打得好!”

我: ……?

《环形世界》 - 拉里·尼文

太空歌剧, 硬科幻, 非常硬. 科幻届的爽片. 其中描绘的一个胆子非常小的食草文明很有意思, 可以去看看.

Related